Select Page

2018 Fest Chinese Press Release

第三屆龍吟滄海音樂節加拿大著名樂團與來自亞洲的樂手的跨國合作

由龍吟滄海協會(Sound of Dragon Society)和台加文化協會合作,每兩年舉辦的龍吟滄海音樂節(Sound of Dragon Music Festival),將於四月三至八日於溫哥華舉行,今年的重頭戲是台灣小巨人絲竹樂團(Little Giant Chinese Chamber Orchestra)與溫哥華轉捩點樂團(Turning Point Ensemble)在四月五、六日晚上八點,於Annex劇場(823 Seymour Street, Vancouver)的首度同台,為兩團六月初在台灣的合作暖身。

小巨人絲竹樂團已多次於溫哥華登台,並且每次都與加拿大不同風格的樂團、音樂家、作曲家合作,曾在一週之內演出三場不同的曲目,包含傳統國樂、現代作品、爵士與即興,為觀眾帶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今次與轉捩點樂團的合作,將演出台灣及加拿大作曲家的跨界作品,並且兩天的演出曲目不重複。台灣部份為新生代女性作曲家為中西混合樂隊創作的新作品:趙菁文的中提琴協奏曲《暗光》,靈感源自於宋代古琴曲《泛滄浪》,「駕扁舟於五湖,棄功名如遺芥,載風月而播弄雲水,渺世事之若浮漚」。李志純的《炎日下的蘆葦》21聲部中西混合樂團的大協奏曲紀念上世紀作曲大師盧炎逝世十周年。魏志真和潘家琳同時都以天空變幻莫測的雲彩為主題,卻創作出兩首截然不同的樂曲。

加拿大方面則包括著名華裔作曲家Alexina Louie,她的樂曲深受日本笙與亞洲鼓樂的影響;在美國長大的張彥芸以獨立的五個樂章探討中西樂器組合的音響效果;董籃的創作由猶太音樂裡常聽到的音型、節奏出發,融入京劇擊鼓罵曹中精彩唱段,以及活潑熱鬧的複節奏; Owen Underhill的大提琴協奏曲的靈感來自中國古代精緻設計的藏寶盒,將不同的音樂樂素如同珍寶般收在有著特殊機關的暗層裡,而每一件收藏都是一段特別的記憶;John Oliver的《山中飛鷹》探討水、火、風、土四個元素與12星座對應,將「水」加上「火」比做老鷹,「風」配上「土」比做高山,各自代表陰陽兩面,透過山與鷹,陰陽兩極得以交會;Rita Ueda的作品視小巧的蜂鳥為愛情與喜悅的化身,在美麗的花叢裡,相伴飛舞。其中擔任獨奏的Ariel Barnes,原為溫哥華交響樂團的大提琴首席,於去年考入德國著名的Nürnberger Symphoniker移居德國,今次回到溫哥華參與這場演出,讓懷念他的樂迷們有幸一睹風采。

2000年10月,音樂總監暨指揮陳志昇集合了一群熱愛國樂藝術的年輕專業樂手,籌組成立小巨人絲竹樂團。經過十餘年的試煉、積累,小巨人絲竹樂團已成為兼具演奏技術及藝術涵養的新生代樂團,每個月在台北國家音樂廳的演出,規模從小型室內樂到上百人的大型樂隊不等。多年來樂團堅持實踐國樂推廣與教育工作,足跡到達台灣各縣市及外島。於2005年起,樂團獲選為文化部演藝扶植團隊,在藝術表現上備受肯定,為台灣國樂界注入一股新能量。在國際舞台上,小巨人樂團多次於德國、荷蘭、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韓國、印度巡演,並與當地一流樂團合作,演出大量台灣作曲家的作品,將具有台灣特色的國樂風格推展到世界各地。

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轉捩點樂團,由西門菲沙大學作曲教授Owen Underhill帶領一群BC省最優秀的器樂演奏家組成,其使命為呈現一般音樂會上很難聽到的大型室內樂曲目,增進聽眾對過去百年來至今日的音樂創作的瞭解和賞析。透過錄音(已發行3張CD)、廣播、巡演及與國際樂團合作,該團迅速地成為加拿大最優秀的當代室內樂團之一,曾獲得加拿大「2011年力拓加鋁表演藝術音樂類首獎」(Rio Tinto Alcan Performing Arts Award),並且被加拿大知名平面媒體《喬治亞海峽報》 (Georgia Straight) 評為「溫哥華最傑出的室內樂團」。自2003年首次公演後,樂團以精湛成熟的表演、節目策劃的創新,以及與其他藝術領域跨界的結合,贏得無數讚賞和認可。正如評論家John Keillor 對其之期許:「成為溫哥華樂壇中一塊經焠煉、具獨創與才華洋溢的音樂瑰寶」。轉捩點樂團的17名團員,除了活躍在加拿大現代與古典樂的舞台上,同時是BC大學(UBC)、溫哥華社區學院、昆特蘭大學(Kwantle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溫哥華交響樂團音樂學院等音樂學府的教師,對溫哥華音樂界有很深的影響力。

音樂節的第三天(四月七日星期六晚上八點)轉移到Roundhouse (181 Roundhouse Mews, Vancouver)舉行,是溫哥華新成立的21弦加(21 Strings Plus)古箏重奏樂團的專場演出。這是一支由加拿大音樂家江革鈴、譚宇莎、黃思佳組成的彈撥樂組合,現階段以21弦箏的三重奏為主要形式,並嘗試與不同的樂器結合,以探索新的音響效果。在曲目上,樂團一方面蒐集不同國家的優秀作品,一方面委託作曲家創作新曲,包括溫哥華作曲家卓汭仕、Mark Armanini,以及「老鑼」多首作品在溫哥華的首演。在中國享有盛名的德國作曲家和音樂製作人「老鑼」, 他的妻子中國歌手龔琳娜在2011年湖南衛視跨年晚會上演唱了他的作品《忐忑》,並透過網路廣為流傳,使「老鑼」迅速地在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作曲家。自2003年起,老鑼開始定居于中國北京。 另外,這場演出邀請了湖北古箏演奏家戶獻文擔任獨奏,將演出中國古箏名曲《漢江韻》、《曉霧》、《溟山》等。

音樂節的最後一場音樂會,於四月八日星期天晚上七點半回到Annex劇場開演,是龍吟滄海樂團與多倫多室內中樂團的首次合作。龍吟滄海樂團集結了大溫地區一群技巧精湛的音樂家,以獨特的東、西方樂器組合,為跨文化的融合創造出不同的火花,並提供作曲家、演奏家們創意實現的平台。團員包括董籃(二胡、演唱)、李歌 (二胡)、Marina Hasselberg (大提琴)于志敏(阮)Itamar Erez (古典吉他)、呂畇初(笛子)、Mark McGregor (長笛)及Jonathan Bernard (打擊樂)多倫多室內中樂團由多倫多地區多位資深的演奏家所組成,他們將專業的音樂訓練融入多年的實踐中,除紮實的傳統音樂基礎外,亦擅長演奏現代作品,曾與許多加拿大及國外作曲家合作,積極委託創作及首演新曲,樂器組合包括二胡、琵琶、笙、古箏、揚琴、鋼琴、打擊樂。這場音樂會還邀請了溫哥華粵曲大師楊海城演繹1930年代「小明星」膾炙人口的著名曲調

 

 

 

 

 

龍吟滄海音樂節於2014年首次舉辦,今年進入第三屆,目前仍然是加拿大唯一一個以華人傳統樂器為主,並且固定每兩年舉辦的專業音樂節。在藝術總監董籃的帶領下,稟持承襲傳統、追求創新的精神,展現華人傳統樂器的多元風貌。東、西樂器同台獻藝,演繹傳統民俗和古典樂、當代原創作品、爵士樂、世界音樂、即興實驗音樂等,在保存、宣揚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音樂節的舉辦也改變一般民眾對傳統樂器的刻版印象。

除晚間正式的音樂會外,音樂節還有免費推廣活動:
今年創新舉辦的【東方與愛爾蘭音樂派對】,於四月七日星期六下午五點到七點,歡迎不論是專業、業餘、學生樂手都能帶著任何擅長的樂器來溫哥華市中心的Roundhouse參與,和台灣與加拿大的音樂家來一場即興交流。
【高山流水~水墨畫與古箏的對話】是另一個充滿創意的工作坊(需提前上網報名),與SFU大學林思齊國際交流中心聯合舉辦,歡迎民眾於四月三日星期二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半,至SFU大學溫哥華市中心校園參與,由即將於四月在台加藝廊舉行畫展的台灣畫家董籬、小巨人樂團的古箏演奏家許馨方,帶領大家作畫並親身體驗彈奏古箏。

有關音樂節更多詳情以及音樂會購票,請查詢官網:soundofdragon.com
宣傳照下載